第一部分 职场中的心计学-《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请教的姿态,不仅仅是形式上的,更有内容上的意义。这样,你可以亲自聆听领导在这方面的想法。这种想法在很多时候是他真实意志的体现,而他却并未在公开场合予以说明,而且很有可能是下属在考虑问题时所忽略了的重要方面,这样在未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前,首先请教一下领导的想法,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欠深入,考虑不是很周到,还有机会立刻止口,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。如果你的建议未能领会领导的意图,那么,你的建议不仅价值不大,而且还暴露了自己的弱点,这对你绝非什么幸事。

    向领导请教,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。这种共同点,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,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。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这方面的表率。年轻时,他与他的上司关系并不融洽,为了改善上下级的关系,他得知这位议员很喜欢读书,便三番五次地向其请教学问。由于他摸到了上司的爱好,并能虚心讨教,一来二去,那位上司也改变了对林肯的成见,林肯在后来的仕途上的进步,也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。

    许多研究者发现,“认同”是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有效方法,也是说服他人的有效手段。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或想法,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,就越具有说服力。

    有经验的说服者,他们常常事先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,并善于利用这些已知情况来作为“根据地”“立足点”;然后,在与对方接触中,首先求同,随着共同东西的增多,双方也就越熟悉,越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,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,使对方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。

    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,先请教一下自己的领导,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,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。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,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,提出你的修正意见,作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,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,更有说服力,更能有效地得以执行。

    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?有人会说:这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?其实不然,共同点不仅仅局限于方案的内容本身,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,使对方愿意接受你。

    而且,可以说,你越是准备提出反对,就越可能招致敌意,因而越需要寻找共同点来减轻这种敌意,获得对方的心理认同。此时,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上司的观点,但一定要表示尊重,表明你经过理性的思考的。你应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,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为依据,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,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。只要你有理有据,领导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,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。在这种情况下,领导是很容易被说服而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。

    请教会增加领导对下属的信任感,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沟通时,领导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,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,逐渐了解你的动机,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。

    所以,低姿态的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,而且是一种态度。你越会充分地运用这种方法,就越有可能赢得上级的心。

    虚心地接受领导的指导和批评

    聪明的员工都懂得掌握上司的心理。他不会重蹈覆辙,即使失败,也会积极地借着上司的责罚或教训作为事后的警惕。这种部下在上司的眼中,当然也是很可爱的类型。做上司的,总希望得到部下的信赖和敬爱,身为部下的应该懂得这一点。

    小成从事的是会计工作,记账、理账、订账,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,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。每天早早上班,迟迟下班,忙得像个陀螺,仍觉得活还没做完。小成有自慰自解的哲学:因为忙碌才需要你。所以,进单位以来,小成觉得忙的感觉特别好,尤其是每天领导来办公室的几趟,自己都定在座位上,两只手不停地忙乎。

    一个上午,领导叫小成到办公室去。落座后,领导用很关切的口吻问他近来的工作情况。小成也不谦虚,把进单位后的忙碌、所做的事务详尽地作了汇报,末了,还即兴发挥地表达了“我忙碌,我快乐”的感想。

    领导听了小成的汇报,问:“小成,你这样忙碌,是不是需要休息几天,调整一下?”“那敢情好。”话一出口,就觉得有些不妥,赶忙说:“啊,不,不必了,我年轻,精力旺盛,能扛得住的,不需要休息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你之前的老王会计,他是单位的总账会计,兼管了下面一个小厂的账目,还不算紧张。你顶替了他的位置后,我怕你一时不适应,就没让你兼职。我观察了些日子,看到你这般忙碌,你认为是不是需要给些时间思考,校正一下方向再跑?”

    “给些时间思考,校正一下方向再跑”,这话什么意思啊?是说我工作能力不强,办事效率不高吗?想到这里,小成刚才的得意无影无踪,后背上开始冒冷汗。

    “这样吧,给你两天时间休息和调整,把电话摘了手机关了,天塌下来也不要管,两天后再来上班。”

    就依领导的话去做,小成把自己关在家里,断绝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,专门思考如何改进工作。第一天下来,他已经悟出自己被别人支配着跑的症结来;第二天,他已经想出自己做主宰,支配别人的工作方案。到了晚上,小成又害怕有什么不妥,特地带上礼品打车到十几里外的老王会计家中讨教,果然得到一些指点。

    上班后,小成把近期手头的工作列了个清单,然后排了个时序,用电话一一安排下去,对前来报账、结账的人边接待边告知他们下次来的时间段……又经过两天的调整,小成办公桌前围的人少了,电话也不一个劲地响了,他也有空站起来泡杯茶,跟同事们说说话了……

    半个月后,领导再次找到小成,把那个小厂的账目交给了他。

    让上司觉得他是被信赖和敬爱着,最直接的表现是部下很愿意听他“教训”。一个上司不愿给予责骂的下级,通常不是极优秀的人才,就是不被重视的人。“责骂”事实上也含有忠告、指示和鼓励的意味。因此,被责骂时应该心存感谢,不辩解地低首倾听。同时切记,眼睛不可随意飘动,姿势要始终保持如一。这样即使做错事情,上司还是会觉得你是可原谅的。

    下属能完全接受教训,理解上司的“苦心”,且积极地谋求改善,还对教训心存感谢。这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。因为在这一瞬间,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,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。如果做下属的人在面对上司的教训时,表现一副很不耐烦的态度,或有一句没一句地辩驳,不仅无法理会上司的苦心真意,还会招惹上司的嫌恶。所以,对上司的训斥,最好的应对态度是“没有理由”。

    受批评甚至受训斥,与受到某种正式的处分,惩罚是很不同的。在正式的处分中,你的某种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或剥夺。如果你是冤枉的,当然应认真地申辩或申诉,直到搞清楚为止,从而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但是受批评则不同,即使是受到错误的批评,使你在情感、自尊心上,在周围人们心目中受到一定影响,但你处理得好,不仅会得到补偿,甚至会收到更有利的效果。相反,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,反而会使人们感到你心胸狭窄,经不起任何误解,人们对你只能戒备三分了。

    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发脾气,批评别人,领导之所以批评你,自然是你犯了某种错误。而要处理得好,你就要坦诚接受领导的批评。

    首先,你要搞清楚领导批评你什么。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,有时是发现了问题,促进纠正;有时是出于调整关系的需要,告诉被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,别把事情看得太简单;有时是与部下保持或拉开一定的距离,突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;有时是为了“杀一儆百”,让不该受批评的人受了批评,代人受过,等等。总之,搞清楚了领导批评你的原因,你便能把握情况,从容应对。

    其次,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。受到领导的批评时,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,显示出你从批评中确实学到了什么,明白了什么道理。正确的批评有助于你明白事理,改过自新,并以此为戒;错误的批评也有可接受的出发点,因此,批评的对与错本身并无太大的关系,关键是对你的影响如何。你处理得好,会成为有利的因素,会成为你前进的动力,如果你不服气、发牢骚,那么你这种态度很有可能引发负效应,使你和领导的感情拉大距离。当领导认为你“批评不起”“批评不得”时,也就产生了“用不起”“提拔不得”的反感情绪。所以,必须正确看待领导的批评。受到批评不是坏事,通过受批评的过程,你才能更了解领导,接受批评则能体现你对领导的尊重,而这正可以作为和领导拉近距离的途径。

    最后,不要把批评看得过重。不要因为领导的一次批评就觉得自己一切都完了,从此一蹶不振,那样会让领导看不起。如果你把每次的批评都看得太重,甚至耿耿于怀,总是不服气地在心里较劲,那么以后领导可能再不会批评你什么了,因为他不会再信任和重用你了。

    领导面前“会说话”

    许多在同事、亲友面前滔滔不绝的人,一到上司面前便结结巴巴的,甚至语不成句,许多想好的话也不知从何说起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,如上下级地位的差距,客观上造成了感情上的距离,人们担心自己的“命运”“前途”掌握在领导手里,若讲话出了差错,会影响今后的发展。而会说话的人,在上司面前泰然自若、有理有节。

    有一次,拿破仑得意地对他的秘书说:“布里昂,你也将永垂不朽了。”布里昂听了这句话,不知是什么意思。拿破仑看着他,进一步解释道:“你不是我的秘书吗?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布里昂可以因沾他的光而显名于世。布里昂是一个非常有自尊心的人,他不愿意接受子虚乌有的恩惠,但又不便直接对拿破仑的话加以反驳或者拒绝。于是,他反问道:“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?”

    这句话问得十分“刁”,拿破仑还真的没料到布里昂有这一手,他愣了一会儿。不过,拿破仑毕竟是英雄胸怀,他没有责怪布里昂,而是为他鼓掌喝彩:“好,问得好!”

    “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?”布里昂十分巧妙地暗示了拿破仑,亚历山大名垂史书、风流千古,但他的秘书却鲜为人知,那么,拿破仑的名气再大,也不会让他的秘书布里昂显名于世了。这巧妙的暗示以及巧妙的拒绝,使拿破仑明白了自己的失言,又维护了双方的尊严。这种机智的部下,自然能赢得上司的信赖和赏识。

    与上司说话是要注意分寸的。讲话的时机、场合、方式不当,语言不得体,或者语言不谨慎,信口开河,都会惹来上司的反感。相反,如果和上司说话,能做到逻辑严密,语言得体、幽默而不失庄重,会赢得上司的好感。

    领导面前如何会说话,说好话?可以从说话态度、说话方式、语言风格等方面不断修炼。

    与领导交谈时,不可锋芒毕露。

    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领导的赏识,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,则不免有做作之嫌。领导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,恃才傲慢、盛气凌人,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,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。与领导相交,须遵循以下原则:寻找自然、活泼的话题,令他充分地发表意见,你适当地作些补充,提一些问题。这样,他便知道你是有知识、有见解的,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你的能力和价值。

    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。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,还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,觉得你缺乏实际经验而难委以重任。

    与领导交谈,不可夸大其词、说大话。弄虚作假者,往往失信于人。通过欺骗领导而暂时得到的好感和荣誉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。当然,诚实有诚实的艺术,一般要考虑时机、场合、领导心情、客观环境等因素,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,招致领导的反感和不满。

    无论是谁,都会喜欢听一些话,而讨厌听另一些话,喜欢听的就容易听进去,心理上就会觉得舒服。你的领导也不可能摆脱这种情绪。部下要掌握领导的特点,倘若在汇报中插入一些领导平素喜欢使用的词,就会让他另眼相看。

    此外,对领导的工作习惯、业余爱好等都要有所了解。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体育爱好者,你就不应在他的球队比赛失败后,去请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一个精明老练的、有见识的领导是很欣赏了解他并能预知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属的。

    提升自己,做老板最需要的人

    只有时刻让人需要,你才能在别人心中有地位。在工作中也是如此,你所能做的就是一直完善自己,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。如果你的公司离了你而无法运转,那你的地位就是最高的。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在工作中要做的,让老板知道,失去你,对他来说是一种损失,因为你是别人不可替代的。当然,要确实做到没有人可以替代你,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。所以,在工作中你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,工作上的事不要依赖他人,而要能够独当一面。这样,你才有存在的价值。

    你要让老板看中你如下的闪光点:

    1.敬业:认真地对待每份工作

    一个人的工作是他生存的基本权利。能力不是主要的,只要有敬业精神,同样会做得出色。把握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,争取更高的职务。不要逃避责任,要主动承担责任。当别人举棋不定时,你要果断地做出决策。领导最喜欢的一个特质就是:愿意作决定,并且承担责任。

    2.学习:学习也是工作能力

    文凭只代表你过去的文化程度,它的价值只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。要想得到器重和提升,就必须从小学生做起,积极主动地寻求新的知识。想好你希望获得的工作,开始充实自己。把握公司的在职训练机会,或进修课程。你也可坦白地告诉老板你希望学习哪一项职务,并且感激他的协助。

    3.专业:人才的价值是专业

    你要让老板真正地感悟到你是人才,还应在你的专业技能上下工夫。切记,你的智慧体现在专业技术的水准高低上。

    随时记住老板的观点,试着从老板的角度看他的工厂、公司或商店,像你的老板一样关心公司的利益。调整你的心态,为老板、上司设身处地地设想,你就会努力思索如何提高产能,降低成本,增加销售额,创造更大的利润,你也会发现自己对于如何达成这些目标有源源不断的灵感。

    4.创意:创意比知识更重要

    信息时代是物质性极弱的时代,非物质需求成为人类的重要需求,信息网络的全球架构使人类生活的秩序和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。人才,尤其是信息时代所需的人才,最重要的是智慧。

    让你的热诚及想象力起飞。不要放过荒谬或大胆的想法。不要让思想消极的人用这些话阻挠你:“从来没有人这么做……”你有足够的理由去尝试。从你现在的工作开始,思考:如何做得更快、更好、更有效率?哪些流程可以简化或合并?如何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更优良的产品?你的努力必须是出于至诚,不要虚伪做作或逢迎谄媚。如果你真心地帮助公司,上司自然不会忽视你,并且会加倍欣赏和肯定你,而你也能在其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感。

    5.个性: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

    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,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。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,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,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。

    6.协作:聪明人的交叉激励

    一种协作的文化,在信息流的增强之下,就会使公司的聪明人彼此发生可能的联系。当公司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智商人才并能良好协作时,其能量水平将会冲出一条路。交叉的激励产生新的思想——那些不太有经验的雇员也会因此被带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。

    第2章如何得到同事的喜爱

    试着成为受欢迎的人

    被同事孤立的滋味不好受,被孤立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。但每个感到孤立的人都可以想一想,为什么被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呢?

    上班之后,每天和我们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是谁?不是爱人,不是父母,而是同事。早上一睁开眼,便急急忙忙赶去与他们见面;直到夜幕低垂,才满脸倦意地互道“再见”。出来做事的头一天,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:在外面,讲究的是一团和气,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,千万别生嫌隙。但人算不如天算,尽管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和同事的关系,但有一天却仍可能惊奇地发现,自己怎么被同事孤立起来了。

    除了遇上一些天生善妒的小人外,大部分时候,自身的一些缺点是导致被孤立的主要因素。在单位里,飞扬跋扈的人、搬弄是非的人、打小报告的人、爱出风头的人,都是被孤立的对象。假如你被孤立了,赶快检查一下,自己是不是这几类人?下面我们通过三个小例子归纳一下被同事孤立的原因及解决之道:

    1.因为薪水过高

    黄晓燕自从进了现在这家公司后,就一直被同部门的两个女同事孤立。每天上下班,黄晓燕都会向她们微笑、打招呼,但她们总是面无表情,装作没看见。每每这个时候,黄晓燕的微笑就一下子僵在脸上,别提多尴尬了。

    平时,她们也不和黄晓燕讲话,有时黄晓燕凑过去想和她们一起聊天,结果她们像商量好的一样,马上闭上嘴巴,各做各的事情去了,丢下黄晓燕讪讪地站在一边。

    在这种环境下工作,黄晓燕的郁闷可想而知。后来,她才迂回曲折地从其他同事那里听到一点风声:自己虽然初来公司,但工资却比这两个女同事高出一大截,于是引来了她们的忌恨。

    黄晓燕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,不仅轻松,工资待遇也很称心。她不想因为同事不和就牺牲了工作,可心头的烦恼却一天甚似一天。

    解决之道: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,想不被人孤立,关键在于打破敌方的统一战线。黄晓燕可以找机会多接近两人中比较好说话的那个,经常赞美她的服饰、气色,聊聊家常;另一个就只打招呼少说话。时间长了,她们的阵营自然就被分化了。不过,使用这一计,必须有十足的耐心。

    2.因为弄错角色

    赵蕾在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财务工作,财务部只有主任、出纳和她三个人。主任不管业务,出纳去年才凭关系进来,于是全部门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压在了赵蕾身上。出纳只做有关现金的活计,连最基本的报销都不管,但主任从来不说半个“不”字,因为她有靠山。

    在领导的纵容下,出纳工作极其马虎。相反,赵蕾做事努力尽心,可到最后总是吃力不讨好。主任有时还会暗示赵蕾,她对工作太认真,把事情都默默地做完了,不等于把他架空了吗。

    赵蕾心底里直呼冤枉。主任动不动就甩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她一个人身上,把她累得几乎趴下。到头来,却埋怨她太能干。赵蕾感到自己简直里外不是人。

    现在,主任和出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喜欢赵蕾,平时两人总是有说有笑、有商有量,单单把赵蕾排除在外。赵蕾为此郁闷不已。

    解决之道:被同事孤立时,我们也应从自身找找原因。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,可能是他不对;如果所有人都不喜欢你,也许问题就出在你身上。赵蕾对工作兢兢业业,为什么不被主任肯定?很可能是她平时有些越级的举动,令主任不满。她很想把财务部工作搞好,可是三个人中就只有她有这个意识。由此可以看出,她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。做好部门工作是主任的事情,作为下属,应当配合上级完成这一目标,而不是干脆代替上级去思考。她在言谈中,对主任颇为鄙视,主任对此怎么会没有察觉呢?看来,赵蕾还是应该先摆正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3.因为太出风头

    许明明是个精明能干的女子,年纪轻轻便受到老板的重用。每次开会,老板都会征求她的意见。她的风头如此之足,公司里资格比她老、职级比她高的员工多多少少都有些看不下去。

    许明明观念前卫,虽然结婚几年了,但打定主意不要孩子。这本来只是件私事,但却有好事者到老板那里吹风,说她官欲太强,为了往上爬,连孩子都不生了。这个说法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公司,许明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“当官狂”。

    此后,许明明发觉,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怪怪的,和她说话也尽量“短平快”,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在了她和同事之间。许明明很委屈,她并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功利呀,为什么大家看她都那么不屑。

    解决之道:在职场中锋芒太露,又不注意平衡周围人的心态,有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。徐明明并非目中无人,只是做人做事一味高调,不善于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。只要她能真诚地对待同事,日子久了,他们自然会明白,这就是她的真性情。

    不做团队里的“异类”

    团队是一个大机器,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,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,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启动。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。其实生活中不难发现,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,不仅企业本身“伤了元气”,对整个社会舆论也会产生不良影响。

    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,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个性,另一方面也要很好地融入集体,而这种协调和统一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人的协调和统一。所以,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,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,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。况且,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,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。不要脱离团队独断独行,有问题应该开诚布公,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,提倡各抒己见、百家争鸣、群策群力、求同存异。

    事实上,每个团队的成员大都对自己的实力非常认可,所以时常会有某些人背离团队的决策,甚至导致各种问题。

    1998年,欧倍德德国总部宣布进军中国建材零售市场时,与众多的跨国零售巨头一样,最初也是以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名字进入的。欧倍德总部一直标榜团队决策的“海狸鼠文化”。“当第一只海狸鼠衔着树枝放入巢穴后,第二只也如法炮制,绝不会怀疑第一只放的位置是否正确和稳定。它们之间的默契充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,而且它们也不必担心别的海狸鼠偷懒睡觉,彼此非常信任,并且都按照既定目标准时完成工作。在欧倍德的团队里,员工们就是采用海狸鼠的方式来培养默契,建立相互间的信任,以准时达成目标的。”

    经过两年多的前期调研和筹备,2000年欧倍德中国的第一家店面在无锡开业。但创业初期的欧倍德中国团队,逐渐背离了欧倍德团体决策的总部文化,形成了事实上的“一只可以发号施令的海狸鼠”。作为欧倍德中国的“开国元勋”,从欧倍德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到2000年第一家无锡店正式开业,再到后来欧倍德提出的“十年百店计划”中国市场发展战略,与海尔成立欧海家具合资公司等,几乎所有的重大战略决策,欧倍德中国总裁李凤江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正因为如此,李凤江进入欧倍德全球最高决策机构,成为七位执委会成员之一,并成为跨国公司中职位最高的中国本土经理人之一,一度风光无限。但是,由于他脱离欧倍德集体决策的总部文化,却使得公司慢慢偏离了航道,直到李凤江辞职,公司才慢慢“回归”。决策者独断独行的做法,给整个公司、整个团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。

    身为室内设计师的晓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。晓蔚是位室内设计师,在北京一家很有名的家居设计公司工作。由于她对家具摆设有独到的眼光,运用空间有巧妙的构思,使得她的设计相当受客户的欢迎。

    但在这行做了三年多后,她渐渐发展出其他的兴趣来,就是装潢所用的织品——家具和壁毯所用的质料和织法,“只要用对了,整个房间就会变得很有味道,也会很雅致”。她觉得这种兴趣并不脱离本行,研究一下也无妨。
    第(2/3)页